虎年抒怀-《我的人生心得体会》

(第2页)

现在,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的历史充其量不过说到了5000年,而我活的时间竟达到了5000年的五十分之一,你能说还不够长吗?遥想5000年前,人类可能从树上下来已经有些时候了,早就发明了火,能够使用工具,玩出了许多花样,自称为“万物之灵”

可是,从今天看来,花样毕竟有限,当时所谓“天上宫阙”

,可能就是指的月亮,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可是今天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

原来笼罩在月宫上的一团神秘的迷雾,今天已经大白于天下了。

人世沧桑,不可谓不大,而在这漫长的5000年中,我竟占了将近一百年,难道还能说不够长吗?

人类的两只眼睛长在脸上,不长在后脑勺上,只能向前看,想要向后看,必须回头转身。

但是,在我回忆时,我是能向后看的。

我看到的是一条极其漫长的隐在云雾中的道路,起点是山东的一个僻远的小村庄。

从那里出发,我走到了济南,走到了北京,又走到迢迢万里的德国和瑞士。

这一条路始终跟在我的身后,或者毋宁说被我拖在身后。

在国外待了十年多以后,我又拖着这一条路,或者说这一条路拖着我重又回到了我亲爱的祖国。

然后,在几十年之内,我的双足又踏遍了亚洲的、非洲的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我行动的轨迹当然又变成了路。

这一条路一寸也没有断过,它有时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有时又顺顺利利,痛痛快快,在现在的一瞬间,它就终止在我的脚下。

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一抬腿,这一条路立即就会开始延伸,一直延伸到那一个长满了野百合花的地方。

什么时候延伸到那里,我不知道,但是看来还不会就到的。

近几年来,我读中外学术史和文学史,我有一个还没有听说别人有过的习惯:我先不管这些灿如流星的学者和诗人们的学术造诣,什么人民性,什么艺术性,这性,那性,我都置之不理,我先看他们的生卒年月。

结果我有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活的年龄都不大,一般都是40、50、60岁。

那少数著名的夭折的诗人,比如中国的李长吉,英国的雪莱和济慈等暂且不谈。

活过古稀之年的真的不多。

我年轻时知道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活了83岁,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活了80岁,英国的萧伯纳、俄罗斯的托尔斯泰都活到超过了80岁,当时大为赞叹和羡慕。

我连追赶他们,步他们后尘的念头,一点也没有,几乎认为那无疑是“天方夜谭”

然而,正如我在上面说过的那样,曾几何时,蓦回头,那一条极长极长的用我的双脚踩成的路,竟把我拖到了眼前。

我大吃一惊:我今天的年龄早已超过了他们。

我从灵魂深处感到一阵震颤。

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方面觉得自己还年轻,在北大教授的年龄排名榜上,我离开状元、榜眼,还有一大截,我至多排在15名以后。

而且,我还说过到八宝山去的路上,我绝不“加塞”

然而,在另一方面,我真觉得自己活得太久了,太累了。

几十年的老友不时有人会突然离开了人间,这种“后死者”

的滋味是极难忍受的。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