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补南陔 收父骨千里遇生父裹儿尸七年逢活儿-《八洞天口令最正宗的三个配方》

(第7页)

不料如今死父之骸骨难还,生母之存亡又未卜,岂不可痛!”

昌期劝道:“事已如此,且免愁烦。

天相吉人,令堂自然无恙。

妖人作乱,朝廷不日当遣兵讨灭。

足下且宽心住此读书,待平定了,扶柩回去未迟。”

鲁惠无奈,只得住下。

正是:

一伤死别一生离,两处睽违两地悲。

黄土南埋肠已断,白云北望泪空垂。

鲁惠在昌衙住了多时,昌期见他丰姿出众,又询知其尚未婚聘,且系同乡,意欲与他联头姻事。

原来昌期有女无子,夫人元氏近日在家新得一子,乳名似儿,年甫一岁,与女儿月仙同携至任所。

那月仙年已十四,才色绝伦,性度端雅。

昌期爱之如宝,常思择一佳婿。

今见鲁惠这表人物,欲与联姻,但不知内才若何,要去试他一试。

说话的,你道昌期是个武弁,那文人的学问深浅,他哪里试得出?看官不知,那昌期原是弃文就武的,胸中尽通文墨。

所以前日安抚狄青取他到军中参赞,凡一应檄文、告示、表章、奏疏,都托他动笔。

今欲面试鲁惠,却是不难。

当日步至书斋,要与鲁惠攀话,细探其所学。

只见鲁惠正取着一幅素笺,在那里写些什么,见昌期来,忙起身作揖。

昌期看那素笺上,草书夭娇,墨迹未干,便欢喜道:“足下字学大妙。”

鲁惠道:“偶尔涂鸦,愧不成字。”

一头说,一头便要来收藏。

昌期却先取在手中,道:“此必足下所题诗词,何妨赐览。”

鲁惠道:“客馆思亲,和泪写此,不堪入览。”

昌期道:“学生正欲请教。”

遂展笺细看,乃七言律一首,云:荷蒙下榻主人贤,痛我何心理简编。

莪蓼有诗宁可读,陔华欲补不成篇。

死悲椿树他乡骨,生隔萱帏故国天。

石砚杨花点点落,未如孤子泪无边。

昌期称赞道:“仁孝之言,一字一泪。

容学生更细吟之。”

鲁惠道:“拙句污目,敢求斧政。”

昌期道:“学生当依韵奉和。”

说罢,把诗笺袖入内来,想道:“鲁生诗又好,字又好,其才可知。

若以为婿,足称佳眩但女儿自负有才,眼界最高。

我今把此诗与她看,要她代我和一首,看她如何说?”

便叫丫鬟请小姐来。

那小姐果然生得如何?眸凝秋水,黛点春山。

湘裙下覆一双小小金莲,罗袖边露一对纤纤玉笋。


(第7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