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魏主在宫中,夜至三更,忽然一阵陰风,吹灭灯光,只见毛皇后引数十个宫人哭至座前索命。
睿因此得病。
病渐沉重,命侍中光禄大夫刘放、孙资,掌枢密院一切事务;又召文帝子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佐太子曹芳摄政。
宇为人恭俭温和,未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睿召刘放、孙资问曰:“宗族之内,何人可任?”
二人久得曹真之惠,乃保奏曰:“惟曹子丹之子曹爽可也。”
睿从之。
二人又奏曰:“欲用曹爽,当遣燕王归国。”
睿然其言。
二人遂请睿降诏,赍出谕燕王曰:“有天子手诏,命燕王归国,限即日就行;若无诏不许入朝。”
燕王涕泣而去。
遂封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
睿病渐危,急令使持节诏司马懿还朝。
懿受命,径到许昌,入见魏主。
睿曰:“朕惟恐不得见卿;今日得见,死无恨矣。”
懿顿首奏曰:“臣在途中,闻陛下圣体不安,恨不肋生两翼,飞至阙下。
今日得睹龙颜,臣之幸也。”
睿宣太子曹芳,大将军曹爽,侍中刘放、孙资等,皆至御榻之前。
睿执司马懿之手曰:“昔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偏邦尚然如此,何况大国乎?朕幼子曹芳,年才八岁,不堪掌理社稷。
幸太尉及宗兄元勋旧臣,竭力相辅,无负朕心!”
又唤芳曰:“仲达与朕一体,尔宜敬礼之。”
遂命懿携芳近前。
芳抱懿颈不放。
睿曰:“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
言讫,潸然泪下。
懿顿首流涕。
魏主昏沉,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须臾而卒;在位十三年,寿三十六岁,时魏景初三年春正月下旬也。
当下司马懿、曹爽,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
芳字兰卿,乃睿乞养之子,秘在宫中,人莫知其所由来。
于是曹芳谥睿为明帝,葬于高平陵;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改元正始元年。
司马懿与曹爽辅政。
爽事懿甚谨,一应大事,必先启知。
爽字昭伯,自幼出入宫中,明帝见爽谨慎,甚是爱敬。
爽门下有客五百人,内有五人以浮华相尚:一是何晏,字平叔;一是邓-,字玄茂,乃邓禹之后;一是李胜,字公昭;一是丁谧,字彦靖;一是毕轨,字昭先。
又有大司农桓范字元则,颇有智谋,人多称为智囊。
此数人皆爽所信任。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