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原产中国。
每逢正月,梅先叶而开,香飘十里。
到了初夏,树上就结满了青黄色的梅子。
采收将成熟的绿色果实,洗净鲜用,称青梅;以盐腌制、晒干用,称白梅;以小火炕至干燥均匀,色黄褐、起皱,再焖至色黑,就是中药乌梅。
有医者把乌梅的功用归纳为“五止”
:
一曰止渴。
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故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喉干燥等症。
二曰止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罂粟壳、杏仁等。
但对实证要慎用或不用。
三曰止泻。
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
一般用炒乌梅配罂粟壳、诃子。
近年有人用《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作基本方加减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四曰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
蛔虫有“遇酸则伏”
的特性,故遇到小儿腹痛欲绝,以前又有便蛔、吐蛔者,可急投乌梅煎成浓汤温服,往往能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二能活血止瘀痛。
乌梅可软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而疗足跟痛,对心痛(即胃气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五曰止血。
乌梅炒炭可疗便血、崩漏属虚症。
《医说》就记载了陈应之用乌梅为曾鲁公、大丞梁庄肃公治疗痢血的故事。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乌梅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齐墩果酸样物质、蜡样物质等,对多种细菌、癣菌、小芽孢菌等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
因其钾含量较一般水果高,故对于常服利尿药者,可吃一些乌梅来补充钾。
乌梅除作药用外,还可制成爽口开胃的零食。
在清朝,宫廷御膳房将乌梅泡发,加入冰糖、桂花、蜂蜜和水一起煮,冰镇后制成酸梅汤,生津止渴,除烦安神,既可治暑热口渴,又可治高温失水过多以及久泄久痢,肺虚久咳。
酸梅汤至今依然是人们消夏最喜食的饮料之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