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2 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2页)

隋良走到隋玉身边搀着她,说:“我们也回家吧。”

隋玉抬手搭上他的胳膊,下巴一扬,说:“起驾吧。”

隋良一乐,又没坐轿子又没骑骆驼,起什么驾。

小崽上前两步,俏皮道:“母亲大人,儿给您开路。”

隋玉掩嘴一笑,欢欣的笑意漫进眼睛,她含着笑,脚步轻快地走了。

赵家祖孙七人牵着骆驼跟在后面,赵父撇了撇嘴,母亲大人?肉麻死了。

赵母心想她生了三儿一女,膝下又有七个孙辈,连带个老骨头,十二个姓赵的,只有小崽是个嘴巴甜的,能说会道颇会哄人,着实不像赵家人。

走出人来人往的城池,路两旁是收割了庄稼的农地,地里一片荒芜,满眼的荒凉之色。

当屋舍和炊烟出现在视野里,风声里出现人声和鸡鸣狗吠的声音,荒凉有了尽头。

“怎么又多了两栋屋子?”

赵母嘀咕,“我们开春离开的时候还没有。”

“又有人要来你旁边盖客舍?”

赵父问,“堆在河西的废墟呢?扒了盖房子了?”

“我三叔已经是中郎将了,还有人来抢你的生意?”

提及她三叔,赵二丫面有傲气。

“路上叔和婶子问你们去长安得了什么赏赐,我跟他们说了。”

隋良跟隋玉交代。

“两栋都是我们的房子,河西还没完工的房子是我们的家,中郎将府。”

小崽骄傲地说,“客舍北边才落成的房子是我娘盖的,准备用来当货栈的。”

说到这儿,隋玉开口:“城里的千户府有新主人了,中郎将府又还不能住人,爹,娘,你们今年冬天住客院,我家走商卖货的奴仆出关了,他们的屋子还空着,我待会儿让人去收拾收拾,你们跟大郎他们住进去。”

“明年再过来是不是就能住进大宅子了?”

赵父激动道。

“嗯。”

隋玉点头。

“那行,我们今年住客院。”

赵父完全没意见。

回到客舍,隋玉累了,她要回屋躺一会儿,就把婆家人交给二黑招待。

隋良去灶房隔壁的仓房洗个澡,出来后披着一头湿发去老夫子的屋里烤头发。

整个客舍,只有陈老住的屋子是才入冬就烧上了炕。

十进客舍住满了人,一共入住了十四个商队和二十余个游山玩水的旅人,除了一早一晚,客舍里压根安静不下来。

然而陈老却不受打扰,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坐在桌前埋头书写。

隋良从书架上拿出一卷竹简展开看,这是一篇新作,是对商路的歌颂,棉花的现世,引得商队汇集在敦煌,商队进城时,驼铃声盖过城内繁杂的人声,久久不绝。

小崽推开一道门缝,他探头进来,“舅舅,快来吃饭啊,你不是饿了?”

隋良放下竹简,问:“夫子,你要不要吃点东西?”

陈老摆手,示意他赶紧走,别来打扰他。

“夫子,你可不要久坐,记得放下笔墨起身动一动。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