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叔本华
在穷困中生长的人,一旦拥有财富,那么他的花费定比富贵世家的人多。
他们相信命运,也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他们拥有乐观的心态:大不了摔下去,还可以再爬起来。
人性的这个特点可以说明为什么婚前穷困的妻子反而会有更多的花费要求。
姜生博士说过:“一个出身富裕的妇女,早已习惯支配金钱,所以知道谨慎花钱;一个因为结婚而首次获得支配金钱的女子,会十分喜欢花钱,从而变得奢侈浪费。”
从小与财富为伍的人,把财富看作是一种本钱,他们因此也喜爱规律、谨慎和节俭。
没有了财富,他们不知道如何生活。
如果要他们过一种自己从来没有想象过的贫困生活,那么光是这样想的恐惧感就足以吓退他们伸向花费本钱的手。
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至少储存起八分之一的利息来应付未来临时的变故,以便可以维系他们的地位。
习惯贫困生活的人,财富对他来说如过眼云烟。
他们把金钱当作随意享受的多余品,因为他们随时都可以过以前那种苦日子,反而少了一份支配钱财的焦虑。
难怪莎士比亚要在《亨利四世》一剧中感叹:乞丐可以悠闲地过一生,这可真是不错。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
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银行家家庭。
1809年起在格丁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
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后因抨击黑格尔哲学败北而辞职。
其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自然界中的意志》《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等。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